神聖羅馬帝國123(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帝國有什麽區別)
曆史上的羅馬都有過哪些王朝
朱利奧克勞狄王朝
屋大維在位期間不斷對外停電。經過對西班牙北部部落的接連苦戰,在過去的19年裏完全征服了西班牙。從16年開始,帝國出兵阿爾卑斯山東部和多瑙河上遊,建立了萊蒂安和諾裏克兩個行省。然後出兵多瑙河中下遊,建立了潘諾尼亞和密西亞兩個行省。羅馬在過去的12至5年裏,經過連年遠征,征服了萊茵河和易北河之間的土地。但是在新征服的土地上,暴動不斷。九年來,羅馬將軍瓦魯斯在鎮壓日耳曼人起義的佐多堡森林戰役中遭到伏擊,全軍覆沒,羅馬不能放棄萊茵到伊北河之間的土地。後來屋大維沒有大遠征,此後的一百多年是長期穩定的局麵,被稱為羅馬的和平時期。羅馬帝國是曆史上5個土地橫跨歐洲、亞洲和非洲的國家之一。屋大維在14年後繼承了養子提比略。提比略加強了皇權,廢除了公民大會的立法權和選舉權,將禁衛軍集中在羅馬,製裁了保衛皇帝、反對皇帝或批評皇帝的所有言行,並要求元老院發表這樣的意見。提比略專橫武斷,由於與元老院的緊張關係,他退休到卡夫瑞島26年,在那裏統治了羅馬近10年。37年,提比略被禁衛軍在卡夫瑞島殺害。提比略死後,禁衛軍李嘉裏古拉成為皇帝。這是羅馬曆史上第一次軍隊擁立皇帝。卡利古拉患有精神病,無視國情,沉溺於娛樂活動。而且,反複無常,經常處決人或沒收財產。他甚至任命自己的坐騎為執政官。40年來,他在羅馬演講,鼓吹個人獨裁,神格皇帝。41年,卡利古拉被禁衛軍殺害。卡利古拉死後,禁衛軍擁立他叔叔年邁的克勞狄登基。克勞狄改革了政權機構,建立了官僚體係。中央有秘書處(內政、軍事、外交)、財務處(財務處)、司法處(掌法)等三個部門,提高騎士地位,賦予羅馬公民身份給行省居民,行省貴族也可以擔任高級官員或元老。克勞狄在位期間,還修建了台伯河口的奧斯蒂亞港和大規模輸水管道。對外擴張方麵,克勞狄又新征服了英國南部和毛裏塔尼亞。54年,克勞狄被皇後阿加裏菲娜毒死。克勞狄死後,養子尼祿登基。尼祿是羅馬曆史上著名的暴君,無視國情,殘忍地殺人,熱衷於娛樂、演戲和玩女人,以“偉大的藝人”自居。64年,羅馬發生大火,全城幾乎都被燒毀了,尼祿卻在宮中吟詩唱歌,大火後重建了神宮。號是“金宮”。尼祿為了建造神宮而放火的時候,尼祿消除了謠言,把基督徒當作替罪羊,大肆殺害基督徒。尼祿的暴政導致各地反抗不斷,英國、高盧、西班牙等地發生了大規模起義,巴勒斯坦更是爆發了猶太戰爭。這時尼祿又去了希臘,進行了名為“隻有希臘人才能欣賞音樂的唯一民族”的長期藝術劇巡回演出。68年,西班牙地區的將軍GALBA造反,自己立為皇帝時,元老院立即承認GALBA為皇帝,宣布NERO為祖國的敵人,判處死刑。尼祿在逃亡途中自殺了。
第四次內亂
迦巴稱帝後,年老體衰,無力控製局麵,導致各地官兵自重。(威廉莎士比亞、哈姆雷特、李安)69年1月,日耳曼總督維特利烏斯稱帝,迦巴被部下奧索殺死,奧索自立為皇帝。3月,維特利烏斯派遣軍隊與奧索爭奪王位,奧索戰敗自殺。7月平定猶太人叛亂的將軍韋帕佛羅倫薩稱為皇帝。10月,韋斯巴薌擊敗維特利烏斯,結束了內戰。
弗拉維王朝
韋帕佛羅倫薩上台後,帝國麵臨危機,他首先鎮壓了各地的起義。其中70年來,他的兒子提圖斯率領軍隊進攻耶路撒冷,城市倒塌後屠城被洗劫,釘在十字架上的人不計其數。為了填補財政上的巨大赤字,他迅速提高稅率,提高行省的稅額,從而獲得了足夠的錢來整頓軍事和內政。另外,在韋斯巴薌統治期間,行省的地位大大加強。73年,他讓各行省貴族加入元老院,並授予許多行省貴族羅馬公民身份,使行省貴族廣泛參與政治。79年韋帕佛羅倫薩去世後,兒子提圖斯登基。提圖斯為了正溫,因內維蘇威火山爆發埋葬了龐貝城。提圖斯於81年去世,弟弟圖密善登上王位,傳聞提圖斯被圖密善毒死。圖密善獨裁專製以“酒商和神”自居,蔑視元老院。在對外擴張方麵,圖密善在南日耳曼取得了成功,但在與達西的戰爭中兩次失利,不得不送禮。89年,圖密善以支持叛亂為借口處決了很多元老高層人士,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。96年,圖密善死於宮廷政變。
安多尼王朝(吳賢帝時期)
圖密善死後,元老院推薦參與政變的前領事內爾瓦為皇帝。內爾瓦尊敬元老,善選元老,元老院的權威一定會在古羅馬廣場恢複。但是涅瓦不受軍隊和軍隊統帥的歡迎。為了贏得軍隊的支持,內爾瓦登上王位的第二年,成功地選拔了專業出色的日耳曼總督圖拉真作為養子,平息了軍隊的不滿。98年內爾瓦去世後,圖拉真是第一位來自行省貴族的皇帝。圖拉真繼續實施涅瓦對元老仁慈的政策,建設公共設施,積極對外擴張,圖拉真時期是羅馬帝國領土上最大的時期。圖拉真從101年開始率領軍隊入侵他西亞,到106年完全征服了達西、塞達西亞行省。圖拉真舉行盛大的改善儀式,宣布了123天的慶典,並建造了圖拉真圓柱紀念。105年,圖拉真占領了阿拉伯北部,建立了阿拉伯行省。114年,圖拉真被亞美尼亞吞並,建立了亞美尼亞行省。圖拉鎮繼續向東挺進,打敗了帕提亞軍隊,並於116年占領了帕提亞首都泰西峰。那年年底,圖拉真兵到達波斯灣,他是羅馬司令官中唯一到達這裏的人。117年,圖拉真身患重病,撤回軍隊,建立了亞述和美索不達米亞兩個行省。臨終前宣布赫德小姐為養子。圖拉真死後,哈德良登基了。哈德良放棄了圖拉真在東部征服的土地,在北部邊境修建了連續的邊牆,加強了防守。哈德良將元首製轉變為絕對君主製,將自己的意誌作為最高法律。大力加強騎士地位,使其成為專業的官僚階層。他還成立了元首顧問會,親自對他負責,執行他的指示,並命令法學家編製《永久剌令》,作為帝國的法律基礎,加強行省羅馬化,拉近行省城市和羅馬的距離。但是
在131年,哈德良禁止猶太人舉行割禮、過安息日和閱讀猶太律法引發了猶太人大起義,羅馬軍隊耗時3年,屠殺58萬猶太人,才把起義鎮壓下去,從此猶太人被迫流浪世界各地。138年,哈德良去世,病重時宣布安敦尼為養子。安敦尼即位後,對外收斂邊境大體無事,對內勤政愛民與元老院關係良好。羅馬享受了20多年的太平盛世。161年,安敦尼去世。安敦尼死後,帝位有兩個養子維魯斯和馬克奧裏略繼承,這是羅馬史上第一次兩帝共治。馬克奧裏略人稱“哲學家皇帝”,著有《馬上沉思錄》,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主要闡述者。維魯斯則是一個平庸的人。兩人登基時,帝國邊境形勢嚴峻,帕提亞在162年入侵亞美尼亞,維魯斯經過四年苦戰才擊退帕提亞人。接著又爆發了瘟疫,大量羅馬人死亡。167年,日耳曼人又入侵,兩位皇帝不得不率軍征討,由於財政拮據,皇帝賣掉皇冠上的珠寶以籌集軍餉。169年,維魯斯去世,帝國又恢複了一個皇帝的局麵。馬克奧裏略為減輕日耳曼人對帝國的壓力,允許他們定居帝國邊境,這為以後的蠻族入侵埋下了隱患。175年,東方還爆發了將領卡修斯發動的叛亂。平定叛亂後,馬克奧裏略又開始了對日耳曼人的戰爭,試圖吞並波西米亞,但在即將成功時,180年馬克奧裏略病死軍中。羅馬已經開始衰敗了。塞維魯王朝
塞維魯稱帝後馬上和已經稱帝的奈哲爾開戰,194年奈哲爾在伊蘇斯戰敗。197年,塞維魯又在裏昂擊敗造反的不列顛總督阿爾拜努斯,從193年起的內戰結束了。塞維魯是軍人,習慣獨斷專行,不把元老院放在眼裏,將元老一個個撤下重要職位,以沒有文化的騎士代替他們。塞維魯的統治是以軍隊為後盾的,他大肆擴軍,將羅馬軍隊擴充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,其中大多是外族人,並給盡一切手段籠絡軍隊,給軍隊發高餉,獎賞軍隊毫不吝嗇。塞維魯在軍事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,除了結束內戰外,還在199年打敗了帕提亞人,並入美索不達米亞。塞維魯將皇權提高到至高無上的地步,他的法學家稱塞維魯不受一切法律的約束,是任何人的主宰,帝國是他的財產。208年,塞維魯出兵不列顛,沒有取得多大進展,211年病重死於約克。臨終時對兩個兒子的遺言是:“願你們兄弟和睦相處,讓士兵們都發財,不要管其他人。”塞維魯死後,兩個兒子卡拉卡拉和蓋塔同時即位,不到一年,卡拉卡拉就殺了蓋塔。卡拉卡拉又是一位暴君,殺了他的弟弟以及同黨,他的妻子和嶽父也被殺了,還有許多有名望的人。卡拉卡拉繼續塞維魯優待軍隊的政策,為了增加收入擴大稅源,卡拉卡拉在212年頒布卡拉卡拉剌令,授予帝國境內所有自由民以羅馬公民身份。217年,卡拉卡拉在出征帕提亞時被近衛軍殺死。接著,近衛軍長官馬克利努斯自立為帝,並以迪亞杜門尼安為共治皇帝。馬克利努斯是羅馬史上第一位不是元老隻是騎士的皇帝。馬克利努斯繼位後在極其不利的條款下結束了與帕提亞的戰爭,又縮減軍費,導致軍隊不滿。218年,塞維魯的妻妹朱麗婭・米薩煽動了一場叛亂,馬克利努斯和迪亞杜門尼安被殺。米薩立她年僅13歲的外孫埃爾巴伽路斯為帝,羅馬開始女人當政的時代。埃爾巴伽路斯崇拜東方諸神,和元老院的關係不好。222年,由於埃爾巴伽路斯無節製的淫亂,米薩殺死了他,並立自己的另一外孫14歲的亞曆山大・塞維魯為帝。亞曆山大・塞維魯時,皇帝與元老院的關係有所改善。帝國邊境又爆發了危機,231年,亞曆山大・塞維魯去東方與波斯人作戰,情況稍有好轉,又要趕去西方抵抗日耳曼人。235年軍隊叛亂,亞曆山大・塞維魯被殺。
3世紀危機的高潮
亞曆山大・塞維魯死後,軍隊擁立馬克西密努斯・特拉克斯為帝。馬克西密努斯・特拉克斯出身低微,遭人鄙視,以殘暴手段對待元老院和人民,結果在238年被元老院秘密指示近衛軍殺死。接著,同年元老院推出四個皇帝,全部被殺。隨後即位的戈爾迪安三世不過13歲,是近衛軍的傀儡。244年,軍隊選舉阿拉伯的菲利普登上皇位,他舉辦了羅馬建國1000年的慶祝活動。249年,阿拉伯的菲利普被造反的將領迪西烏斯殺死。迪西烏斯又在251年與哥特人的戰爭中戰死。繼位的高盧斯統治時又爆發了一場持久的瘟疫。高盧斯在263年又死於士兵之手。繼位的瓦勒良和加裏恩努斯不得不率領兩支大軍,一支在東部對付波斯人,另一支在西部對付日耳曼人,這開了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的先河。259年,萊茵河地區的將領波斯杜穆斯自立為帝,建立高盧帝國,包括高盧、不列顛、西班牙大部。260年,瓦勒良在和波斯人作戰時被俘。在267年,東部的巴爾米拉獨立,將部分東方行省分裂出去。此時羅馬帝國混亂到了極點,中央政權幾乎癱瘓,皇帝不但要麵對外部敵人,還要鎮壓造反的軍隊和人民起義。另外軍隊不斷擁立新的皇帝,企盼更多的賞賜,賞賜不慷慨,皇帝就會被殺。268年,加裏恩努斯改革軍事,將軍人全部脫離其他職務,成為職業軍,又新設了一支後備軍,駐紮在米蘭,並以米蘭為帝國的軍事首府。改革後的軍隊其後成功擊潰了東哥特人的進攻。
伊利裏亞諸帝
加裏恩努斯改革軍事後不到一年就被部下殺死,克勞狄二世即位。他先是打敗了阿拉曼尼人,後來又擊敗了一支強大的哥特人軍隊,有“哥特征服者”的稱號。克勞狄二世在270年死於瘟疫後,奧勒良即位,是他將羅馬帝國重新統一,稱號“世界光複者”。他在潘諾尼亞再次重創哥特人,結束了哥特人的入侵。接著又率軍東征,從巴爾米拉手裏收複了小亞細亞和敘利亞,隨後攻進了巴爾米拉城,俘虜了巴爾米拉的女王奇諾比亞,在273年將巴爾米拉城夷為平地。同年,奧勒良擊敗了高盧帝國的君主泰特裏庫斯一世,將高盧、不列顛和西班牙重新並入帝國。在凱旋式上奧勒良展示了奇諾比亞和泰特裏庫斯。為了加強防守,奧勒良為羅馬新建了一道長20公裏,高6米的城牆,並放棄了達西亞,以便利用多瑙河天險防守。275年,奧勒良在出征波斯時被殺,元老院選舉塔希圖斯為帝,這是最後一次元老院推舉皇帝。塔希圖斯在位一年就被殺害,軍隊推出普羅布斯為帝,普羅布斯粉碎了日耳曼人分三路對高盧的入侵,並將汪達爾人驅逐出巴爾幹半島。282年,普羅布斯被殺後,即位的卡魯斯在北方再次打敗日耳曼人,並進攻波斯,一度占領了泰西封。283年卡魯斯暴死後,弟弟卡裏努斯繼位。284年,近衛軍長官戴克裏先造反,在貝爾格萊德附近擊敗了卡裏努斯,成為了帝國的統治者。
戴克裏先稱帝後,將元首製改為君主製。君主頭戴皇冠、身穿名貴的絲袍、渾身上下金銀珠寶,臣民需對君主形跪拜禮。另外,君主被當作神來崇拜,比如戴克裏先就自稱朱庇特化身。另外戴克裏先實行四帝共治,東西部各有兩帝,一為正職,稱奧古斯都,一為副職,稱凱撒,最高權力屬戴克裏先。並且規定,副職為正職的養子和女婿,在正職在位20年,須讓位給副職。就這樣,東方奧古斯都戴克裏先駐尼科米底,統治色雷斯、東方、亞細亞、埃及和本都,凱撒伽列裏烏斯駐塞薩洛尼基,統治馬其頓、默西亞。西方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駐米蘭,統治意大利、雷蒂安、伊利裏亞和阿非利加,凱撒君士坦提烏斯一世駐特裏爾,統治不列顛、高盧和西班牙。戴克裏先還縮小行省的規模,劃分了100多個行省,並設立了行政區,十幾個行省為一行政區,地方總督不任軍職。戴克裏先改革軍事,將軍隊分為邊防軍和巡防軍,邊防軍用於抵抗外部入侵,巡防軍用於鎮壓人民起義和造反的軍隊。他還縮小軍團的規模,增加軍團的數量,以便調度,由於戴克裏先四分帝國,每個皇帝都有大量士兵,這大大加重了帝國的經濟負擔。所以,戴克裏先又實行新稅製,人頭稅方麵,規定成年男子為一頭,女子為半頭,土地稅方麵按糧田或果園的類型以及麵積征稅,城市居民方麵按各種行業征稅,另外官吏、退役老兵、奴隸免稅。為了保證稅源,戴克裏先頒布法律,不許農民自由遷徙以及手工業者、商人等不得改行,甚至規定必須子承父業。戴克裏先還改變幣製和調整物價,但都不成功。戴克裏先在位20年後,於305年退位,同時馬克西米安也退位。在西方,即位的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僅在位一年多,就在不列顛去世,兒子君士坦丁一世即位。君士坦丁一世即位時隻占不列顛和高盧,其餘地區在馬克西米安的兒子馬克森提烏斯的控製之下。312年,他擊敗了馬克森提烏斯,統一了西方。在東方,伽列裏烏斯在311年去世後,即位的李錫尼烏斯擊敗了占有埃及和部分亞洲領土的馬克西密努斯・代亞,統一了東方。313年,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烏斯頒布了米蘭剌令,宣布基督教合法。314年,兩人爆發了衝突,未分勝負。323年,兩人再戰,李錫尼烏斯戰敗,君士坦丁成為了帝國的唯一統治者。
君士坦丁王朝
君士坦丁大帝開始統治時便在帝國各地疲於奔命,他采取了類似於戴克裏先的辦法,任命三個兒子君士坦丁二世、君士坦提烏斯二世、君士坦斯為凱撒,各統治帝國的一部分。君士坦丁統治巴爾幹和黑海地區,君士坦丁二世統治西班牙、高盧和不列顛,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統治東方和埃及,君士坦斯統治意大利和阿非利加。君士坦丁改革行政區劃,將全國分為四個大行政區,下為行政區,再下為行省。在經濟方麵,他繼續戴克裏先的政策,規定職業世襲和並將農民固定在土地上,並頒布法律重申奴隸主有權殺死奴隸。軍事方麵,君士坦丁廢除近衛軍,以帕拉丁騎兵衛隊取代,並大量招募蠻族進入軍隊。君士坦丁恐怖手段來強行招兵,拒不當兵的可能會被處死。君士坦丁另外又大興土木,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旁修建新都君士坦丁堡,號稱新羅馬。君士坦丁堡的建造花費無數,經6年直到330年才初步建成。在宗教方麵,君士坦丁在325年召開尼西亞會議,確定了許多基督教基本教義,並將阿裏烏斯派斥為異端。337年,君士坦丁病重,在死前他接受了洗禮。君士坦丁一死,羅馬帝國發上就爆發了爭奪帝位的混戰,君士坦丁二世、君士坦斯、馬格嫩提烏斯先後被殺,353年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成為了唯一的統治者。361年,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堂弟背教者朱利安造反,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在征討朱利安時死去,朱利安取得政權。朱利安受新柏拉圖主義影響,上台後就實行反基督教政策,大力扶助多神教,以及猶太教和基督教異端,大肆攻擊基督教,教堂被焚毀和搶劫,基督徒被趕出軍隊和學校,朱利安本人還寫書攻擊基督教。在其他方麵,朱利安在經濟上取得了成功,製止了通貨膨脹。在軍事上擊敗了日耳曼人,並入侵波斯,占領泰西封。363年,朱利安在波斯陣亡。即位的約維安取消了朱利安的反基督教政策。
瓦倫蒂尼安王朝
364年,多瑙河軍官瓦倫提尼安一世被軍隊立為皇帝,接著他把東部的帝國分給弟弟瓦倫士。瓦倫提尼安一世駐米蘭,瓦倫士駐君士坦丁堡。376年,瓦倫提尼安一世去世,瓦倫提尼安二世繼位。378年,瓦倫士在亞德裏亞那堡於哥特人的作戰中陣亡,隨後東部由格拉蒂安和狄奧多西共治。格拉蒂安在383年死去,狄奧多西與哥特人講和,允許他們在境內定居,參加軍隊和擔任官吏。他又讓西部的瓦倫提尼安二世讓給他一片土地,在388年他擊敗了西部的篡位者馬格努斯・馬克西穆斯和弗拉維烏斯・維克托父子。392年,瓦倫提尼安二世在維也納被殺。
狄奧多西王朝
狄奧多西一世在392年瓦倫提尼安二世被殺後,宣布基督教為國教,反對一切異教和異端。狄奧多西一世在394年擊敗了西部的篡位者歐根尼烏斯後,成為了帝國的唯一統治者,這是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次統一。395年狄奧多西去世,他把帝國一分為二,東部分給長子阿卡迪烏斯,西部分給幼子霍諾裏烏斯。
羅馬帝國三部曲是哪三部?
第一部:《羅馬帝國的隕落》;第二部:《帝國與蠻族》;第三部:《羅馬的複辟》。
【內容簡介】:
完全在羅馬和意大利中南部拍攝的6小時的史詩劇Empire(羅馬帝國),將聚焦於JuliusCeaesar(儒略・凱撒)的侄子Octavius(奧克塔維厄斯,即後來登基為羅馬帝國開國皇帝的屋大維・奧古斯都大帝)。
和一名虛構的誓死保衛他的失寵角鬥士Tyrannus(泰安納斯)故事開始於公元前44年,羅馬共和國的統治者JuliusCaesar(儒略・凱撒)從西班牙打完勝仗歸來,人們都把他當作英雄崇拜,但元老院卻十分害怕他的統治力會進一步擴張。
元老Brutus(布拉塔斯)和Cassius(凱瑟斯)試圖說服MarcAntony(馬克・安東尼)加入其以一舉推翻凱撒的統治,但遭到了十分忠誠於凱撒的安東尼的拒絕。
一場可怕的鬥爭迫近,而帝國的命運將落在一個人肩上,他就是一名名叫Tyrannus(泰安納斯)的角鬥士泰安納斯,是羅馬棒的戰士,他在角鬥場上戰無不勝,並崇拜為男人中的冠軍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